大眾網見習記者 曹博宇 濟南報道
9月16日,在第四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博覽會、第二屆中華傳統工藝大會上,中華千百年來豐富多彩的文化傳統煥發生機。2號展館的“中華手造”展區,一件件傳統手工藝珍品光彩奪目,為觀眾呈現了一場浸潤傳統文化的藝術盛宴和視覺饕餮盛宴。
在幽深的雨巷,獨自撐起一把圖案絢麗的油紙傘,仿佛進入詩篇中的意境。四川展臺上,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畢六福制作的瀘州油紙傘,別具匠心,引人注目。
畢六福向記者透露,自己制作的油紙傘至今仍然堅守著傳統的手工制作工藝。每一把傘的制作都經歷著繁瑣的工序,包括鋸托、穿紋、網邊、繪畫、晃油、箍烤等90多道步驟。光是100厘米的油紙傘,就需要經過3800針的渡線,這使得傘能夠經受三千次反復的撐收而不損壞。這種復雜而精致的制傘工藝,被譽為“傘藝的活化石”。
在北京工美協會展臺,記者了解到。作為"燕京八絕"之首的花絲鑲嵌工藝,承載著源自宮廷的傳統技藝,其制成的錦瓶、金寶碗、首飾、茶具等產品兼具傳統的古典韻味和獨具時尚新意。
與此同時,來自河北豐寧的布糊畫也吸引了大量游客駐足,源于滿族的傳統“補花”技藝,將繪畫、浮雕、布貼畫等多種元素巧妙融合,使得花朵、鳥獸甚至魚蟲都能以栩栩如生的方式呈現在畫布之上。這些傳統工藝已成功融入了現代生活,展現出了傳統與現代的和諧交融。
在新疆喀什展區,觀眾不禁為精美的英吉沙模戳印花布、維吾爾族傳統帽子、麥蓋提縣刀郎農民畫和英吉沙土陶所驚艷。而內蒙古展區則以獨具特色的烙畫、內畫和羊皮畫吸引了眾多目光。湖北的展位則呈現了令人驚嘆的“楚國禮物”,其中包括蟠龍香薰盒、四才蓋碗等產品,將楚國玉璧紋鐫刻成了生活的一部分。
本屆文旅博覽會"的中華手造"展區集中呈現了國內一些擁有濃厚文化底蘊的老字號企業,以及山東省內一些備受歡迎的手工制造企業的明星產品和最新創作。同時,還特別邀請了來自對口援藏和援疆地區的特色文化企業,通過國潮潮流打卡、吸引網紅體驗、舉辦現場互動等多種方式,積極推動傳統文化在當代煥發出其獨特的光彩。
文化的包容力越大,越是能不斷延伸和發展。這次展會呈現出中華文明的宏大氣象和文化盛會的開放姿態,無論是“中華手造”還是“山東手造”都吸引了無數觀眾駐足欣賞,隨著觀眾對傳統文化的深入了解,無數的思想在此刻迸發。這不單單是思想的碰撞,更是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展的強力助推器。